手机比马桶脏18倍?到底是真是假?
我们先不说其他的
大家在第一眼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
是不是也觉得手机比马桶脏多了?
因为好像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类似的说法

而且还感觉说的有那么一些“道理”?
事实是否真的如此?
手机是否真的这么脏呢?

手机比马桶还脏,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?
2012年的一篇外媒报道:美国印第安纳州曼西市的实验室“HML Labs”对手机细菌进行了一项测试。结果显示,从芝加哥某办公室里随机抽选出来的8部手机,全部带有大量大肠菌群,其数量之多已超过正常范畴。

这8部手机上的大肠菌群数量约在2700个到4200个单位之间。而根据饮用水标准,每100毫升饮用水的大肠菌群数量不能超过一个单位。(注,国内饮水水相关标准是,每100毫升饮用水不能检出大肠菌群。)“HML Labs”实验室主任、波尔州立大学医学教授唐纳德•亨德里克森说:“这个结果相当糟糕。”他指出,这样的结果意味着手洗得不够勤,以及缺少适当的卫生措施。
手机和马桶到底哪一个更脏?
当然了,此后国内也有不少其他机构做过类似的实验,马桶更脏、手机更脏的结论都得出来过,但没有一个权威的实验能说明,手机和马桶哪个更脏。因为它不像检查手机质量,抽样调查就行了。

采集手机的细菌有屏幕和背部,细菌量是不同的;采集马桶盖或者马桶内壁与外壁又是不同的。
不同人的手机细菌含量不同,厨师的一般高于护士的;而马桶的细菌含量,公用的一般高于家用的。
所以笼统地对比手机和马桶哪个更脏是没有意义的,对于个人而言没有帮助。
是否意味着手机上就没有细菌呢?
当然不能,手机上不仅有细菌,而且不少。不过别担心,手机上尽管有许多细菌但并不代表这就会威胁我们的健康。
因为手机经常接触人体皮肤,手机上的细菌和人体表皮上的细菌种类比较相似,其中大部分都是非致病菌,少部分致病菌也不会因为普通接触而感染。
除此之外,我们手机平常的使用环境也都比较干燥通风,同样比较抑制细菌生长。

毕竟用手机也用了几年,除了听说近视加深、手指麻木、注意力下降、沉迷游戏、成绩下降、睡眠不良外…….尚无出现被细菌侵袭的情况吧。
如果还是觉得手机脏的话,换手机壳、贴膜、清洁也都算是给手机做了一次“清洗”。
换手机频率和换手机壳频率一样的话,当我上句话没说……
最后再画一下重点:手机比马桶脏的说法是不对的!细菌无处不在,但并不是有细菌就一定会传播疾病。这和细菌等病原体的浓度有关,也和潜在感染对象的个人体质、抵抗力强弱有关。
所以,平时除了注意锻炼身体之外,饭前便后洗手很重要。

(医院建议的洗手步骤图 供参考)
退一步讲
哪怕比马桶脏
你们就会少用手机了?
反正我不会
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国网浙江电力):